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人对于同一件事物的思考遵循两种模式:
1、自动式思维系统,即无意识的思维方式;
2、反射式思维系统,即有意识的思维方式。
举个例子:
史蒂夫非常腼腆,少言寡语,很乐于助人,却对他人或者这个现实世界没有兴趣。他谦恭有礼,做事井井有条,中规中矩,关注细节。请问史蒂夫更有可能从事哪种职业,图书管理员还是农民?
根据大脑的第一反应作答,那么大概率你的答案将是“图书管理员”。但从统计学的角度仔细想想,由于农民的数量要多得多,所以那些“谦恭有礼,做事井井有条”的人也常常可能是坐在拖拉机上的农民。
为什么当我们看到做事井井有条的人就会“自动”认为他是图书管理员?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绝大部分图书管理员都具备做事井井有条的特点,而农民很少会有这样的特点。
如同我们会认为“昂贵=优质”是一样的道理。因为日常生活中,优质的产品往往都不便宜。而事实上,优质的东西通常因为各种原因(诸如成本等)而价格昂贵,但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产品优质与否。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是“产品优质”=“价格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