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不是p的一个因数,那么p/m的余数一定大于等于1. 题目问是否大于,只要不等于1,那肯定就是大于1的。 (1)最大公约数是2,说明m ,p都可以被2 整除,m,p都是偶数,p/m 的余数不可能等于1,因为 被除数p=除数m乘以商再加上余数,m是偶数,m乘以商也是偶数,如果余数是1的话,加上1,得出的被除数p就是奇数了,矛盾。所以余数不是1. (1)充分 (2)最小公倍数30=3*2*5,m,p的可能取值有:3,10;2,15;5,6,其中3,10的余数=1,不充分
每个小时的钱:20000/40/50=$10/h (10+0.5)*50*40=$21000
1、这个法律在离赤道较远的国家更有效 2、这个法律只在比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离赤道更远的国家实行 所以该法律在离赤道更远的国家比在美洲更有效(美洲可能是个阈值),选e c,d选项题干没有给出具体发生的车祸的数量,比例,只是法律实施后情况会有好转,基数大小会影响到后来的数量,所以排除
如果从平行角度,melting不能和名词平行啊
如果(1)变式为7X-2Y>0; (2)变式为7x+7y>0。两式加起来不就是5y>0????那y>0不就成立了吗????
AD纠结中错选了D。。但是D根本就没有提到负面影响和观众减少的关系啊啊。。。 “相关因果”基本上是“同时发生”,两个事件恰巧在时间上基本同时出现,或数据上有明显相关性,(比如:失业率上升,犯罪率也上升),有相关性推导出的因果性。
A 我觉得有加强,其他房子因为不够标准→塌
C选项:因为储藏房屋不是给人类居住的,所以有些办公室用的安全标准并没有应用在这种房屋上。无论储藏房屋的安全标准如何,都无法解释为什么这次坍塌。也就是说,办公室的安全标准并不一定会保证房子不坍塌,反过来说,没有办公室的安全标准的房子,也不一定坍塌。
“这颗钉子导致了房子的坍塌”。前提中“钉子”和“房屋坍塌”具有时间关联(巧合),结论中两者具有因果关系,因此本题为相关因果推理,推理结构为: 前提:“钉子”和“房屋坍塌”具有相关关系 结论:钉子导致了房子的坍塌 CQ4:他因 B选项:Correct. 这间房屋房顶的积雪量超过了安全标准的预设最大积雪量。本选项给了房屋坍塌的另一个原因,即,可能并非因为这个钉子才坍塌的,而是因为雪量太大。属于CQ4:独立第三因素问题。
这种类型题目套路还是挺明显的。 一部分人吸烟结果得病了,另一部分人没吸烟没得病,好像可以推出来吸烟会导致得病,但是很可能吸烟的人本身就更加容易得病。 推理结构为: 前提:凡是“吸烟”的人都更容易“抑郁”(“吸烟”和“抑郁”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结论:吸烟导致抑郁 前提两件事具有统计关联,CQ3 因果方向问题 是抑郁→吸烟 还是吸烟→抑郁 类似的题目:监狱为了使罪犯以后不犯罪决定要对他们残酷一点,取消他们在监狱中上文化课的权利。 然后记得题目说:那些上了文化课的罪犯比没上文化课的罪犯,出去之后更加安分守己。 但是不能忽略,那些选择上文化课的罪犯本身素质就比较高,出去之后本来就会更加安分守己,和上不上文化课没关系。
D错的原因是这种现象在1930s年代就被注意到了,那被注意到,不就说明成功观察到了粒子的穿透吗?这很好想明白,因为如果没有观测到或者现象没发生,粒子会反弹,自然没人注意到。
未划线部分的set in a rectangle就排除掉DE了
including是介词,不要当成一般的v-ing的词。。。
名词,including X,including修饰的是紧邻的名词
选项C rampant 如何修饰动词
which不能指代句子
同位语需要紧跟先行词
读到后面把from to这个事给忘了
migrations up their spawning streams这个是怎么个不对的法?
这是演绎推理还是评价题
m不是p的一个因数,那么p/m的余数一定大于等于1. 题目问是否大于,只要不等于1,那肯定就是大于1的。
(1)最大公约数是2,说明m ,p都可以被2 整除,m,p都是偶数,p/m 的余数不可能等于1,因为 被除数p=除数m乘以商再加上余数,m是偶数,m乘以商也是偶数,如果余数是1的话,加上1,得出的被除数p就是奇数了,矛盾。所以余数不是1. (1)充分
(2)最小公倍数30=3*2*5,m,p的可能取值有:3,10;2,15;5,6,其中3,10的余数=1,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