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语气通常表示的是“与客观事实相反或具有强烈语气”的情况
C选项 With charcoal's being replaced 不是独立主格 这就是个动名词 这里是所有格charcoal's 不选C原因应该是with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因果关系
A 选项还是不太理解 as a result of 和 because 两个原因 一个是介词短语 一个是句子 中间那个and 连接的可是前后两句话 也就是产量暴涨是进步的结果 和 因为..... 用and连接 无法理解
没有人选e吗
一开始也是选的E,重新看了下之后发现是题干没读懂才错选了E
题干的意思是哪个选项能够加强那个学者的假设(抄写错误)
老师,可以看成方案推理吗,如果可以的话,那c为什么不对呢?我理解的是强调它的优势,为了让人们多用,但是c里说他已经受欢迎了,就是说人们已经开始用了,不能到达目的,所以削弱。这样理解不对吗?
began to gain popularity 的意思是逐渐开始有热度,和完全普及意思不同。就算是已经很普及,加大宣传也会有更多人使用,只要多一个人使用就会减排一些(相对论)。
statement 1里前两个人每人卖出1张 第三个人卖出4张的话不是不成立了吗
题目问at least 2, 而4大于2, 所以sufficient
老师的讲解前提中为什么没有提到新规会减少航班,如果少了这一点因果之间不就没有联系了么
(因)前提:城市运营预算主要来自于游客花费的税,并且大部分游客是乘坐飞机来的
(果)结论:新的安全条例如果采用,则会减少给城市运营预算的收入
为什么说前提和结论是在讲两件不同的事啊,我觉得都是在讲“城市运营预算收入”啊,怎样才算是讲同一件事呢
A取非 如果可回收的也焚烧了 那还是会产生灰烬 就不能达到目标 所以A应该也是加强啊 是程度不够么?
好像是因为即使焚烧了可回收垃圾也不影响达成“垃圾灰减少到去年的一半”
总计120车垃圾中包含110车可回收垃圾,10车不可回收垃圾。如果每车垃圾烧的灰相同,烧10车不可回收垃圾+50车可回收垃圾也能达成目标。
A取反是可回收垃圾会被焚烧,不算削弱。
有道理!方案中已经说了总共拿去烧的卡车数只有去年一半,至于这些车里有没有回收的都无所谓。反正去年烧100车,今年就烧50车(50车可以有20车回收+30车不回收),所以灰烬数就只跟每车的灰烬数量相关了。
动作
for sb to do 不能放在状语位置
四枚硬币heads + 五枚硬币heads=C^1 5* (0.6)^4 X 0.4 + (0.6)^5
and so这个用法在字典可以查到。。。 so是可以做adv的。而且gmat有题目的正确答案中用到了and so。 所以E不能直接根据and so去判断错误吧。。。
求老师解答
未划线句子里也有it 指代的是animal E里有it 但是it指代type of behavior 所以E一定不对
同意!之前做题也遇到过一个and和so一起连用但是是正确选项的题目。我敢肯定E的问题不出在两个连词一起用的这个问题上。
og分册答案说
e 错在the word 【and】 is unnessesary 因为 【so】 is used ,and【 best to be studied】 is unidiomatic。。。起诉他么吧
是哪道题,还有印象吗?因为so是可以做adv的,但这里adv意思说不通
又看错了。真的是。
It is scpecifically mentioned that Drechen was from northern Germany.
Hence if he has made the painting, the wood has be from North Germany.
(800*0.7-Y) / (800-Y) = 0.6 Y=200
题目没看清,问的是所有买的票的使用比例也就是40张票,多少张是用了的。1张没用,用了1张,用了2张的数量都知道才行。
A's B A前面不能有修饰
所有格+of 直接排除
A at first和begin 累赘
B that 可以单独指代
时态 还有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