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我们对GMAT第一性原理进行了总述,之后我们分别从”句子改错“、”批判性推理“、”阅读理解“和”数学“进行细讲,先说句子改错的第一性原理:
既然要考查“关系”,总需要有个考查形式。英语语法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中文更注重描绘现象。最开始的象形文字能非常好的说明这一点。(比如“顺”这个字,至今还有些象形的意味,左边的“川”是水的样子,右边的“页”是岩石,顺流而下的感觉跃然纸上)
我们眼中的名家大师往往是能把现象和意境描绘的很好的人,比如李白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一句话就能把黄河那种澎湃的气势显现出来。
朱自清说:“多年前踏上火车时,我还没有意识到,从此我的故乡没有春夏,只有秋冬。”
一句话把萧瑟和悲凉比喻的非常恰当。
仔细观察,朱自清老师这句话,其实有些“语法错误”。比如,四个动词之间一个连词也没有。但如果把所谓的语法都修正准确,会显得啰嗦,意境减弱,例如:
当我多年前踏上火车时,我还没有意识到一件事。这件事情是,从此我的故乡没有春夏,所以它只有秋冬。
因此,以中文为母语的我们不太重视语法结构,只要能让读者有画面感即可。
英语则更注重逻辑关系。它的起源在古希腊。当时的人们就把逻辑清楚,用词通透的人看作是有文化的人。沿袭至今,英语中依然有着相对森严的语法规定(即便在口语中)。有一句话特别能体现语法(grammar)在英语中的角色,这句话出自名著《飘》(Gone with wind):
The boys had less grammar than others.
这句话翻译为:那些男孩比其他人有更低的“文化素养”。在英语中,语法本身就意味着对事物间逻辑关系的把握,更是文化素养的缩影。
那么如何能利用语法来考查事物间的关系呢?其实非常简单,英语语法严格的规定了每个成分在句中的作用(英语只有七个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同位)。比如“主语”,无论用什么词,它都一定是“发出动作”的那位;宾语,就一定是“接受动作”的那位。只需要把想考查的元素(通常都是英语词汇)分别填入不同的成分中,自然体现了这些元素不同的关系,让考生选一个揭示了正确的关系选项作为答案即可。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拿出三个词,分别是“水果”,“吃”,和“小明”。假设我想考查考生是否知道此三者的关系,我可以这样设置:
第一个选项,把水果放在主语上,吃放在谓语上,小明放在宾语上。此时,本选项想表达的关系是,水果发出了吃这个动作,小明接受了吃这个动作。写成一个选项:
(A) Fruits ate XM.
第二个选项,把小明放在主语上,吃放在谓语上,水果放在宾语上。此时,本选项想表达的关系是,小明发出了吃这个动作,水果接受了吃这个动作。写成另一个选项:
(B) XM ate fruits.
常识上,水果不能吃东西,只能被吃,所以选项B揭示了正确的关系,是答案。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句子改错命题的第一性原理,即,把一些词分别填入不同的成分中,这些词自然会呈现不同的关系,之后让考生判断对错。
让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1. Jack prepared GMAT.
2. Jack was the preparing of GMAT.
句(1)中,“杰克”是主语,“准备”是谓语动词。杰克和准备的关系默认为杰克发出了“准备”这个动作;句(2)中,“杰克”依然是主语,“准备”则变为了主语的补足语。主语的补足语,顾名思义,是补充主语具有的特征和特点的(例如,Jack is handsome中,handsome就补充了一个杰克在外貌上的特点)。杰克和准备的关系默认为杰克具有“准备”这个特点。
很明显,杰克可以发出准备这个动作,但“准备”是一个事件,不能是任何人的特点。句(1)是正确的。
基于这个第一性原理继续向上推理,我们可以知道句子改错会考什么,不会考什么。例如:
提问:句子改错会不会考单词的拼写呢?
回答:一定不会,因为拼写和词间的关系无关。
提问:句子改错的不同选项会不会改换连词或介词呢?
回答:可能会,因为连词和介词本身就在表达事件或词间的关系。例如,a book on the table和a book under the table中,书和桌子的关系就是不同的。
提问:为什么句子改错的考题只会出现简单时态变化而不是出现复杂的时态变化呢?
回答:请时刻记住句子改错的第一性原理。它从来不是考语法,而是利用语法考查元素间的关系。两个事件,可能由于时态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关系,比如事件A在事件B之前发生,或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这些依据最基本的时态就够了,复杂的时态只会徒增烦恼。
提问:句子改错是否需要背诵英语的俗语或者习惯表达呢?
回答:不需要。俗语是约定俗成的,不具备任何定义元素间关系的属性。(很多我们以为的习惯表达,其实不“习惯”,而只是揭示了元素间不同的关系罢了)
提问:不同选项间是否会改换名词,是否会改换连词呢?
回答:名词不会换,连词有可能换。基于句子改错的第一性原理,连词的变换,有可能会使得两个句子的“关系”发生变化(类似地,动词和介词也有可能变化);名词从不定义关系,而是定义实际内容,不会发生变化。
再次回到句子改错的第一性原理。基于这个原理,可以很容易地推理出正确的解题方式。只用两步即可:
第一步:根据成分的定义,仔细弄清每个选项中划线部分里出现的元素分别是什么关系(也就是,看懂语义。我们无数次的给出过语义的极简公式,即,语义=成分结构+词义)。
第二步:根据常识,选出最准确地揭示了这些元素间的关系的选项。
至于成分啊,词汇啊这些细节,不是本文的重点,我们有很多的文章和课程在介绍它们。
中文更注重描绘现象,英语则更注重逻辑关系的结论应该改成“中文和英文用以表达逻辑的手段不同。”英文用很多显性的语态时态体态表达逻辑,但中文不同。因为语言的表现手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