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反射式思维系统构造出的严谨的逻辑应是前提蕴含结论的。这种逻辑也是无法削弱的。例如:
前提:此处着火了。
结论:此处有氧气。
能被削弱的推理,必然是前提不蕴含结论的。换句话说,只要前提不蕴含结论,那么这个推理就是有漏洞可循的。因此,只要有一个方法能证明前提不蕴含结论,那么这个方法就等于在削弱这个推理。
这条概念是一些逻辑题中选出正确答案的方式。
它的本质是人类自动式思维系统的缺点之一:可能会胡乱联想。
如果利用反射式思维来严谨地推理,那么我们可以说:
前提:此处着火了。
结论:此处有氧气。
这里我想鸡蛋里挑一下骨头,作者给出的结论是有氧气,但更严谨地应该是有助燃气体。化学老师说助燃气体并不是只有氧气。但当然,瑕不掩瑜。
此时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前提成立,则结论是必然成立的。作者在书中把这种关系称为蕴含关系,此时前提蕴含结论。
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我们不是在用反射式思维系统做决策,而是在用自动式思维系统做决策,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推理是这样的:
前提:此处有氧气。
结论:此处会着火。
此时,结论是蕴含前提的,但前提不蕴含结论,所以存在被削弱的可能。
更有甚者,推理可能会更“粗糙”,变为:
前提:此处有气体。
结论:此处会着火。
此时,结论不蕴含前提,前提更不蕴含结论。
为什么我们会做出这样“粗糙”的推理呢?本质上是由于自动式思维系统的缺点造成的。
书中谈到,自动式思维是马虎的,因为“有气体”和“有氧气”之间比较相似,所以它被误导了,由此联想出了“着火”。
这一点就解释了为什么指出“前提事件”与“结论蕴含的事件”之间的差距就可以成为答案。也就是说,只要指出气体和氧气之间是不同的,就等于指出了在推理中的思维漏洞,削弱了该推理。
结论(conclusion)这个词在逻辑学和哲学里的定义可以被总结为:
由已知判断所推理出的新判断。
这里提到的已知判断,就是书中讲到的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新判断是书中讲到的”通过蕴含关系推理得出的事件“。
先说重点。这条概念的底层逻辑是:前提的定义里包含了结论的概念,所以不得不先找结论。
具体来说,它在所有问“削弱,加强,假设,评估”的逻辑考题中都会用到。这些考题的文章可以被认为由三个部分组成—背景,前提,和结论。
所谓背景,就是那些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情况的句子。它们和真正的推理可以说是没什么关系的。
所谓前提,就是那些“最直接”能推理出结论的句子。它们都是事实,不可被反驳,更是让结论可能成立的原因。
所谓结论,就是作者最终的观点句。结论是整个推理的灵魂,也是作者最想说的话。
结论的定义非常明确,无需基于任何其它的句子,只需要找到作者最想输出的观点即可;前提则需要基于结论以确定。
因此,我们必须,也只能先找结论,后找前提。
毕出老师在综合备考书里阅读部分提到:阅读速度慢的原因主要是回读,所以要做到不回读,确认读懂一句之后再往下读。但是如果某句读不懂,并且回读也读不懂,这时要不要跳过?还是说按照毕出老师长难句的训练方法下来是不存在读不懂的句子的?
一个方法是指出结论蕴含的其它事件没有出现。
这个方法是在那些“结论蕴含前提”的逻辑考题中使用的。
方法是针对“削弱”这种问法给出的。
书中用集合论的方式给出了这种方法的底层逻辑,我认为很好,下面我粗略的引用一下:
如果前提是集合{1,2,3,4},结论是集合{1,2,3},此时我们认为前提是蕴含结论的,是无法削弱的。如果反过来,则有:
前提:集合{1,2,3}
结论:集合{1,2,3,4}
此时前提必然不蕴含结论,而结论蕴含前提。显然地,结论除了蕴含前提外,还能蕴含集合{4}。假如此时我们说,集合{4}不存在,那么显然结论就肯定不会成立了。
因此,在结论蕴含前提的考题中,如果一个选项能告诉我们,结论蕴含的另一个事件不存在,则该选项必然可以削弱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