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用过去完成时呢?早于哪个动作?哪位考友解答。
BY 1997啊
当时是这么理解的:虽然by 1997是过去的时间,可以跟完成时;是不是也可以有另外一个思路:这个句子中仅这一个时间词,应该用现在完成时的,如果和by 1981组成一个句子的话,1981那里感觉该用过去完成时。可1981那里没用。
1.有明确的时间词时,以时间词为准,因为不需要靠past和past-perfect来表达动作的前后顺序,一个是1981年一个是1997年,两个动作先后顺序已经确定了。In 1981是明确的时间点,所以用past tense;By 1997不是明确时间点,所以用past-perfect。
2.分号的作用是连接两个独立句子,但是这两个独立的句子意思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分号前后要看成两个独立句子。
in this case, 1981 is actually, irritatingly enough, irrelevant. the only relevant places on the proverbial timeline are (a) when the number of hours started growing (this is the 'earlier event' or FIRST time marker), and (b) 1997 (the SECOND past time marker). because 1997 is in the past, and the 'arrow of relevance' points to / stops at 1997, you use the past perfect.
R 的解释
in 1981,典型的一般过去时时间指示词; by 1997,典型的过去完成时时间指示词。
省略了好多。。。
请问:A选项的saying照理应该可以做industry的定语的。怎么错了?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astronomers have detected more than 80 massive planets, most of ......., circling other stars.这个就可以啊。
你看看后面的逻辑意思应该是:这个行动会加剧能源问题。所以which跳过介词短语指代counterattack(反击)
嗯,有些明白了。
再看,感觉不大对啊。industry应该是可以saying的,既然他可以发起counter attack这个动作。
题干只有图没有文字内容
觉得“equally likely”的意思是说两个比率是一样的,“as likely”是带一个“最起码”的意思
完了,D有多余了一个“that”
c为啥错了啊?
which引导的是定语从句,只能修饰一个名词。而显然,去除狐狸的结果应该是前面整个句子,不是某一个名词。
C选项没有which啊。题目中未划线部分用的是clearing是ing形式,划线部分的答案用removal是名词形式,问:同一个事件为何一个用表示终止的名词形式,一个用不是终止的ing形式?
还有一个题目:Prep2007E2-SC-66 ,In addition to her work on the Miocene hominid fossil record, Mary Leakey contributed to archaeology with her discovery of the earliest direct evidence of hominid activity and painstaking documentation East African cave paintings. 这个题目,两个并列平行的就是两个名词,不是ing和名词。
这俩选项主干都不一样,从来不考虑外延和内涵的问题。
B选项fewer than后面省略了people who?这样也可以省略吗?
按照B选项的解释,C选项的【plan on practicing】不是也应该改成不定式形式吗?
感觉提取句子主干,更方便。Laos has land(修饰语表达big) but population(修饰语搭配), many of whom......。其中的land如何big, 比较要对等。其他的选项为何错,也不用看了。
还是说这道题就不能用【among】?
根本就不能用among。因为,among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了,我们从题目里读不出来到底有多少个posts,所以也不能认为这个posts一定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
D选项改成【among them are】对吗?
这题没有问的么?B选项的同位语感觉挺好的哈。这题选项BE的区别点是不是也有时态的原因?
666
我选了D。请问原文哪里说讨论范围限定为幼虫了呢?
ticks就是幼虫啊~
说错了,larvae是幼虫,在文章的第三行就开始说了。
所以结论部分说的是ticks,并没有说larvae。结论的讨论对象不限定于larvae啊?
虽然结论没有直接说的“幼虫”,但是整个结论所基于的所有前提都是和幼虫相关的。
我觉得原文中讲的是‘certain other species’的宿主没有病菌,并不是所有other species都在讨论范围内。而D项中引入的deer则不能确定是否在这类特定的species中。由此,结论中谈及的也是certain other species的数量和被感染病菌的跳蚤数量之间的关系。
再看这道题又有新感觉:
题干中说deer ticks pick up the bacterium [while in the larval stage] by feeding...,也就是说ticks是在larval stage成为携带者的。
所以我们并不知道成虫是否会成为携带者,所以D选项就超出题目的推理范围了。
選項c,especially when it has worked well in the past, 其中it 修飾距離最近的單數名詞: a course of action,這樣理解哪裡錯誤?
要注意区分修饰原则和指代原则。修饰原则是你说的,也就是要“就近”。这个原则只限于“修饰”成分,也就是只有定语和状语。但是,指代,是对于代词说的,这个原则是“指代语境中逻辑上合理的名词”。千万不要混淆。
画了韦恩图才做出来,绕迷糊了。